1、肺和心功能失代偿的症状心力衰竭:右心衰竭是主要症状,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。此时,症状包括呼吸困难、心悸、少尿、腹胀、发绀、颈静脉充血、功能亢进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、三尖瓣区可闻和收缩期吹气杂音、肝肿大、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、下肢水肿等。
2、肺心功能代偿期症状:此期仅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,无右心衰竭。临床表现主要是一些基本疾病的症状和体征。肺心功能代偿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、咳痰、胸闷、气短、喘息和心悸。由于老年人肺变性和肺功能减退,上述症状更加明显,更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。合并感染时发热不明显,主要表现为咳嗽加重、痰量增加、痰脓、胸闷、气短、喘息、心悸加重。
3、其他症状,如异常舌诊:大多是紫色和深紫色。当右心衰竭时,舌侧腹侧静脉的主干丰满且凸出,呈弯曲或圆柱形。舌腹外侧可见暗紫色异常静脉分支,呈囊柱状,范围超过总面积的1/2。
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
在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疾病中,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常见,占80%-90%,其次是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扩张、重症肺结核、尘肺、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、结节病、过敏性肺泡炎、嗜酸性肉芽肿等。肺血管疾病:变应性肉芽肿病,涉及肺动脉、广泛或反复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和肺小动脉炎,以及不明原因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。胸部运动障碍: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,包括严重的脊柱后凸、脊柱侧凸、脊柱结核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广泛的胸膜粘连、胸部形成后严重的胸部或脊柱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病,如脊髓灰质炎。
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
1、抗凝治疗: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用于预防肺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。
2、氧疗:可疏通呼吸道,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,并相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。
3、心律失常控制:一般在肺心病感染和缺氧治疗后消失。如果持续,可以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药物。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。
4、控制感染:在获得培养结果之前,应根据感染环境和痰涂片革兰染色选择抗生素。革兰氏阳性细菌占医院感染的大多数。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。或者选择兼顾两者的抗生素。青霉素类、氨基糖苷类、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是常用药物。原则上,窄谱抗生素是主要选择,在选择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的继发真菌感染。
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偏方
偏方:心梁旋肺法治疗肺心病并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,发热,微恶风寒,咳嗽,痰少白,舌尖红,苔薄白,脉浮。中医辨证为风热犯肺,治疗采用辛梁旋肺法。桑叶、菊花、杏仁、桔梗各10克,蝉蜕、前胡各6克,芦根30克。
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:
如果热邪恶进入内部,为了保持稳定的情绪,极端的情绪变化也会导致疾病的恶化。家庭成员应关心病情加重的老年患者,使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,减少不利于身体康复的不良情绪。注意肺心病患者的饮食调节,补充优质蛋白质,如鸡蛋、牛奶、鱼等。清淡而易消化的饮食,增强体质,防止感染和营养不良。
大肠杆菌肺炎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E、 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。它引起的肺炎叫做系间质性肺炎的大肠杆菌肺炎。这种疾病在下列情况下更为常见:
(1) 当于新生儿或婴儿发生肺炎时,肺炎往往是系统性大肠杆菌败血症的一部分。(2) 在腺病毒肺炎之后。当原发性肺炎好转或原发性疾病未治愈时,应怀疑有新的细菌感染。
(3) 糖尿病和肾盂肾炎等慢性病也可能在以后发生。本病具有以下临床特点:
(1) 该病起病缓慢,容易使婴儿虚弱、营养不良,并有使用多种抗生素的历史。(2) 严重的全身症状:经常咳嗽、痰、喘、脉生长常与发热不成比例,新生儿体温低于正常。如果发现败血症,很可能出现微循环障碍,如口唇的青紫、面色灰白、四肢冰冷、精神抑郁或昏睡,甚至昏迷。
(3) 对常见球菌性肺炎的治疗,效果不佳,病情迅速恶化。(4) X线胸片:类似支气管肺炎。
(5) 脓胸比肺脓肿更常见。(6) 血常规:白胸总数可正常,高或低。
(7) 病原学检查:血培养和痰培养中发现大肠杆菌生长。由于该病死亡率高,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。可选用头孢菌素三代抗生素,如头孢噻肟钠50-150mg/kg·d进入液体静脉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。若发现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9289602#qq.com(#改为@)举报,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。